会议音响系统常见干扰问题及解决方案 |
发布日期: 2019-02-19 点击率:182 |
声音还原是技术和艺术的配合,其质量的好坏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衡量。伴随着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,各省市会议音响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,整个系统的设计、选购、安装、调试,涉及到音频、视频、电源、灯光等因素的影响。那么究竟会议系统为什么出现音频干扰,并且该怎么解决呢?
常见干扰 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干扰是多方面的,常见的有电源干扰、设备之间干扰、灯光干扰等。
1、电源干扰。 电源接地不良、设备之间的地线接触不良和阻抗不匹配、设备的电源未经“净化”处理、音频线与交流电线同管、同沟或同桥架铺设,都会对音频信号产生杂波干扰,形成低频的交流“嗡嗡”声。
2、设备之间干扰。 "啸叫"是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发生正反馈引起的,其主要原因是麦克风离扬声器过近或麦克风指向扬声器. 对于"啸叫"现象,可采取以下方法避免固有共振点的形成: ①降低扩声增益; ②利用均衡器或自动反馈抑制器降低"啸叫"频点的幅度; ③连接频移器或调相器,用偏移频率或相位来破坏反馈声与声源的同相条件; ④调整扬声器布局、改变麦克风方向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,避免形成正反馈. "空声"是由声波延时产生的,若麦克风既拾取声源信号又拾取经扩音还原的信号,或者与声源距离不同的两只麦克风拾取同一声源的信号,或者一只麦克风拾取经扩音还原后的另一只麦克风的信号,都将产生相应的路程差而造成延时.当这些信号叠加后,某些频率成份相互抵消,形成了"空声". 对于"空声"现象,可采取以下方法避免声波延时: ①选用指向性强的麦克风; ②关闭调音台中的ST开关或拉下多余的麦克风推杆; ③调整声源及其经扩音还原的声音比例.
3、灯光干扰。 会场若采用镇流器方式间歇启动的照明灯,灯管激发时将产生高频辐射,并通过麦克风及其引线串入,出现“哒哒”声;麦克风线离灯线太近,也会出现“吱吱”声;另外,外界的高频电磁也会产生干扰。 会议音响系统的声音还原,应根据声学的理论知识,按照不同的实际情况,灵活调整调音台和均衡器,对声音进行加工和美化,弥补声场的缺陷,营造较为理想的声学环境;适当调整压缩限幅器,遇到突发性的大峰值信号不过载和不失真,同时又要避免压缩限幅器长时间处于压缩状态,使声音衔接平滑、圆润。
对于电源干扰,可采取以下方法解决: 增加电源滤波器,利用谐振电路滤除谐波,“净化”输出电源; 信号的输入、输出线与电源线分开走线,且不能平行布线,避免毗邻和交叉干扰,互相感应; 采用双绞电源线,使两根导线产生的总磁通相互抵消。 对于“啸叫”现象,可采取以下方法避免固有共振点的形成: 降低扩声增益; 利用均衡器或自动反馈抑制器降低“啸叫”频点的幅度; 连接频移器或调相器,用偏移频率或相位来破坏反馈声与声源的同相条件; 调整扬声器布局、改变麦克风方向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,避免形成正反馈。 对于“空声”现象,可采取以下方法避免声波延时: 选用指向性强的麦克风; 关闭调音台中的ST开关或拉下多余的麦克风推杆; 调整声源及其经扩音还原的声音比例。 对于灯光干扰,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解决: 麦克风线远离灯线; 麦克风线穿管屏蔽; 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麦克风。
|